
国企品质 责任担当
国企品质 责任担当
—— 新闻中心 ——
—— 相关新闻 ——
NEWS
艾草悬门楣,龙舟破碧波
当箬叶的清香氤氲了仲夏的蝉噪
总有一缕酒香穿越千年时光
穿越汨罗的涟漪与时光对酌
千年端阳至,诚邀共赴这一场诗意的酩酊
端午• 起源
端午节,起源于中国,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节日。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抱石跳汨罗江自尽,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;个别地方也有纪念伍子胥、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。
端,古汉语有开头、初始的意思,称“端五”也即“初五”。《说文解字》:“端,物初生之题也”,即说端为初的意思,因此五月初五被称为“端五节”。《岁时广记》说:“京师市尘人,以五月初一为端一,初二为端二,数以至五谓之端五。”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。因此,五(午)月的第一个午日,谓之端午。
端午• 习俗
吃粽子无疑是端午节最为人熟知的习俗。翠绿的粽叶,包裹着软糯的糯米,再加上红枣、豆沙、咸蛋黄、五花肉等丰富多样的馅料,蒸煮之后,香气四溢。剥开粽叶,那一口香甜软糯,是家的味道,也是节日的味道。无论是北方的红枣粽,清甜爽口;还是南方的肉粽,咸香醇厚,都在人们的舌尖上舞动,传递着浓浓的端午情。
赛龙舟是端午节最具视觉冲击力的活动,最初与祭祀水神、祈求丰收相关,后融入纪念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。鼓声震天、百舸争流的场景,展现着集体协作的力量与奋进精神。
此外,古人还认为五月是“恶月”,湿热毒虫滋生,于是以挂艾草、佩香囊、饮雄黄等习俗驱邪避秽。部分地域还有采草药、沐兰汤、打午时水等习俗,反映古人顺应天时的养生智慧。
端午• 酿酒(制曲)
端午,流经茅台的赤水河,如千万年来一样,由清澈缓流变成赤色奔涌,标志着酱香酒的酿造又到了传统的制曲季。“曲乃酒之骨”,好曲才能出好酒。在酱香型白酒30余道酿造工序中,制曲工序居于首位,整个过程又分为8道工序,35个工艺环节。酒曲上生长大量微生物,微生物分泌的酶,具有生物催化剂,可加速淀粉分解成糖,糖在菌酶的作用下,分解成乙醇。因此,作为红缨子糯高粱发酵的引子和关键,酒曲的质量对酿出酒的好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制曲工艺流程
小麦磨碎:小麦磨碎,皮多粉少,皮呈梅花瓣状。
拌料:磨碎的小麦加入母曲和水,均匀搅拌。
踩曲:拌好的曲料放进曲盒,踩成四周紧、中间松的龟背型。
入仓发酵:踩制成型的曲块按“横三竖三”的阵列方式摆放,曲块与曲块之间用稻草隔开,密闭发酵。发酵期间经过两次翻仓。
拆曲:发酵期满后,将仓内的曲块与稻草彻底分离,转入干曲仓。
贮存:曲块放进干曲仓贮存6个月以上。
磨曲:成品曲磨碎,计量装罐。
最后,祝大家:端午安康,平安喜乐!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Copyright © 贵州省酿酒(集团)有限公司 SEO标签导航 网站建设: 中企动力 贵阳 黔ICP备2022002607号-1
